close
稀奇的黃金果
黃金果又稱為「蛋蜜蘋果」,因為口感特別又有「黃金蒟蒻」之稱。

Jen攝於1021004

Jen攝於1021004
在水果攤上無意間發現這從沒看見過的「黃金果」,老板切一些請大家試吃,吃起來像果凍,果肉Q甜,蠻稀奇的,買了 6個回家試試看。
黃金果外型看起來像柳丁,果形長圓形,果皮光滑,捏起來是軟的,果肉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,是美容聖品。

黃金果的妙處就在於它是天然的果凍,剖開之後果肉晶瑩剔透,就像果凍一樣,可拿湯匙挖來吃!

黃金果切開後其中的鐵質與空氣接觸,容易氧化(褐色)為正常現象,食用時可滴些許檸檬汁,除了可抗氧化還能夠增添風味,冷藏後食用,另有一番滋味。


冰過的黃金果口感更好,QQ涼涼的,也更好吃喔!

每顆黃金果約有2-3粒種子。
6個黃金果共有 15 粒種子,埋在小花盆中,放在陽台大紅花下,等長出苗來再移植到樟樹園中。

每顆黃金果約有2-3粒種子。

6個黃金果共有 15 粒種子,埋在小花盆中,放在陽台大紅花下,等長出苗來再移植到樟樹園中。
黃金果的由來:
原產於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上游,又名黃星蘋果、加蜜蛋黃果,也有人稱為黃晶果,為山欖科常綠果樹,由屏東科技大學 於 2000年引進臺灣。
生長環境:
原產於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上游,又名黃星蘋果、加蜜蛋黃果,也有人稱為黃晶果,為山欖科常綠果樹,由屏東科技大學 於 2000年引進臺灣。
生長環境:
黃金果屬於熱帶果樹,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與肥沃、排水良好之土壤,本省中、南及東部都有小面積栽種,其幼株不耐寒害,在台灣冬天不小心照顧很容易枯死。由於各地氣候、地質以及栽種者對於種苗之品種選擇不同,以致於所出產之果實品質好壞差別很大,目前以中南部地區最適合栽種,所生產之果實品質也最佳。
黃金果的葉子。

(部分圖片及資料取自網路)
黃金果特色:
外型光鮮明艷,果形有圓形和橢圓形,果實成熟後果肉甜美並略帶牛奶香氣,栽培三~四年後可結果,產期為2-3月、7-8月及10-11月,通常一株果樹可以結 200多顆,重量約200~450公克之間,有些品種果實重量可達 600公克,產量相當豐富;而且果實是直接從樹幹長出來,與「樹葡萄」嘉寶果一樣,可作為庭園造景果樹,極富觀賞價值 。

營養價值:

營養價值:
營養成分高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纖維、安基酸及果膠,有甘油脂、蛋白質、脂肪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1、B2、B3、C等,含量幾乎居世界任何水果之冠,另外含有很高的鐵質與抗氧化成分,既養生又美容,是台灣水果市場的新興品種。
食用方法:
適當的採收時期在果實轉黃而僅有果梗處保持微綠之時,採收後果實可對半切開,以湯匙食用;果肉為乳白色呈半透明膠質狀,帶有微黏性的乳汁,果肉Q甜,糖度在十二至十五度,口感略似果凍或山竹,味道則像荔枝、蘋果、椰子或釋迦。吃完嘴唇會有一點黏黏的,像是天然護唇膏,算是有趣、新奇的水果!
注意事項:
為避免運送時碰撞損傷,採收的熟度約八~九分熟,可於常溫放置5~7天;請先打開盒蓋、放置陰涼通風處,等完全成熟再放入冰箱,甜度與風味最佳。
黃金果怎麼吃:
黃金果怎麼吃:
黃金果的妙處就在於它是天然的果凍,切開後就像果凍一樣拿湯匙挖!冰一下食用,甜中帶Q,風味更佳!
黃金果的花是長在樹幹上。

黃金果的花是長在樹幹上。

黃金果的葉子。

(部分圖片及資料取自網路)
離婚證人
全站熱搜